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电子元件器件因静电放电而损坏,已被列为电子工业产品的“鼠害”,这一认识已形成共识。据美国80年代未载文介绍:在电子工业中,由于静电放电的影响,每年造成的损失约50多亿美元。据日本统计,他们不合格的电子器件中有45%是由于静电引起的。我国电子工业每年因静电危害造成的损失也高过几千万元。静电放电的危害已成为发展电子工业的重大障碍,并且已被世界各国所关注。
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从元器件的贮存、发送、预处理、插装、焊接、清洗到单板测试、总装、调试、检验、包装等工序,由于接触----分离、摩擦、碰撞、感应等作用,都会使与元器件、组件、产品接触或接近的操作人员、工具、器具及工作台面等带电,加之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大量使用合成橡胶、塑料等高分子绝缘材料制品,而使带电加剧,随时都可能发生对元器件的静电放电损害。另外一方面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由于集成度的迅速提高,器件的尺寸的变小,集成度越来越高,其内部结构越来越微细。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使器件的抗静电放电的能力下降,极容易因静电放电而损害。
静电放电对元器件的损害后果是导致突发性完全失效和潜在性缓慢失效两种类型。突发性完全失效是指由于静电放电过程造成元器件自身短路、开路、功能丧失的一次性永久失效。在这种失效模式中,既包括与电压相关的失效(如:介质击穿、漏电等),也包括功率失效(如:器件局部熔化、严重漏电等)。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在受静电放电损伤的元器件中突发性完全失效约占失效总数的10%。潜在性缓慢失效是指一次静电放电可能不足以引起元器件的完全失效,但会在元器件内部造成轻度损伤。这种损伤具有累加性,随着所遭受的静电放电次数的增加,造成元器件的性能劣化和参数的缓慢变坏而成为隐患,直至在某一不可预测的时刻发生完全失效。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潜在性缓慢失效约占元器件静放电失效总数的90%。从以上两种失效类型比较来看,潜在性缓慢失效造成的危害远大于突发性完全失效。也就是说,对于突发性完全失效,一般在产品的调试或检测过程中能及时发现予以调换,而潜在性缓慢失效一般在产品的调试和检测是中难以发现的。所以极易通过出厂前的检测而流入用户手中。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一定的时候这种缓慢失效发展成为元器件的完全失效,而导致产品的失效。由此可以看到静电放电损害将给电子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静电的产生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护,以使其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并尽可能地减少损害。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开展静电防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尽量减少静电的产生,对已产生的静电尽快地以消除(包括加速其泄漏、中和及降低其强度),严格静电防护管理,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静电危害。目前应用的防护措施主要有:
1. 防止静电的产生
(1) 控制静电的生成环境
①尽量加大工作环境的湿度。
②尽量减少环境空间的尘埃。
③工作台、桌椅应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并正确接地。
④电子元器件(静电敏感器件)的运送,传递、存储、包装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2) 防止人体带电
①佩戴防静电腕带,穿防静电工作服。
②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体活动。
③离子风浴。
(3) 工艺控制措施
①制定并实施防静电工作程序。
②使用防静电周转容器。
③使用防静电工具。
④采用防静电包装。
2. 减少和消除静电
(1) 接地:
① 要设有良好的防静电接地系统。
② 人体接地。
③ 工具接地。
④ 设备、仪器接地。
⑤ 工作台面、桌椅、台垫接地。
(2) 中和静电:针对物体带电的特点、形状、选用适宜的静电消除器,消除器具、材料、场所、设备、人体的静电。
3. 减少静电的损害
(1)提高产品自身的抗静电能力。
(2)采用静电屏蔽和接地设计。
4. 严格防静电管理
(1)建立健全责任规章制度
① 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静电安全防护管理职责,并备有检查制度。
② 编制具体详细的防静操作规程。
③ 对设备、装置、器材、器具、工具等的防静电性能要求建立定期检测制度。
④ 建立元器件、产品静电损害机理分析制度。
(2)警示标记及符号的使用
① 在静电敏感元器件、产品上和内外包装上做出警示标记。
② 对防静电作业场所(工作区)作规定的标记。
(3)按标准规定进行检测试验
① 对人体和设备、装置、系统的接地状况应按规定检测;
② 对有防静电性能要求的工具、器具、工作服、桌椅、工作台垫 等应定期检测,使其保持合格状态。
③ 对有明确指标要求的环境参数(例如湿度、温度、浓度、静电位等)应按规定测量监查。
(4)培训教育
① 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人员,实施有关防静电意识、知识、技术的培训。
② 对不同岗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